虹口,因虹口港而得名,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东北部,南连黄浦江、苏州河交汇处,与浦东新区、黄浦区隔水相望,西与闸北区相连,东北与杨浦、宝山区接壤。全区面积23.4平方公里,辖8个街道,区域总人口超过100万。区内交通便捷,公交线路四通八达,内环线、中环线横跨区域,轨道3号线、4号线、8号线、10号线已建成通车,12号线正在建设之中,正在建设中的虹口足球场综合交通枢纽将成为上海东北部大的地铁和公交换乘中心。2010年,新建路越江隧道和外滩通道建成通车,北外滩实现了与外滩、陆家嘴的快速通达,真正形成了上海核心商务区的“黄金三角”。
区域经济发达。2010年,全区实现三级税收102.7亿元,同比增长14.8%,其中实现区级财政收入48.36亿元,同比增长15%。“十二五”时期,按照“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要求,我们提出要加快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亮点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结构优化和效益提升。一是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中高端航运服务业、金融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现代商贸业、信息服务业、专业服务业。今年一季度,六大产业普遍增长,增幅达到了30%,显示了良好的成长性。二是稳步发展房地产业,我们将逐步转变以往土地财政、依靠土地资源增长的模式,大力推动楼宇经济发展,力争“十二五”期间,新竣工商务商业楼宇达到280万平方米。三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目前,节能环保服务业现实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引进了上海市能效中心、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等功能性机构,花园坊节能环保产业园被评为上海市首批示范创意产业集聚区。
城区功能明确。“十二五”期间,我们将紧紧围绕上海“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总体目标,坚持航运功能定位,深入推进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四川北路商贸旅游文化休闲街和大柏树知识创新和服务贸易圈三大重点功能区建设,形成功能互补、资源共享的联动发展格局。北外滩是上海航运业的发祥地,集聚了3000多家航运企业,20多家航运功能性机构,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也地处北外滩,是上海乃至全国航运企业、航运要素、航运功能集聚的区域之一。2009年,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明确将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纳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战略布局,为在更高层面推进“航运虹口”建设带来了新机遇。“十二五”期间,北外滩将以形成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核心功能为目标,着力提升航运服务功能,加快金融企业和机构集聚,争取建设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功能区之一。四川北路商贸旅游文化休闲街,是上海市著名商业街之一,在全市商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按照南、中、北三个区段的不同功能和特色,坚持国际化、时尚化、生态化,凸显街区特色和人文内涵,建设繁荣繁华的老上海人文风情市级商业街,实现四川北路跨越式发展。大柏树知识创新与服务贸易圈,主要利用内环线、中环线和逸仙路高架的便捷交通条件,依托周边高校、科研院所及驻沪办事机构密集的优势,加快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企业,形成知识创新服务区域和商务贸易服务圈。
民生保障扎实。按照保基本、广覆盖的基本要求,认真落实市政府出台的各项民生保障政策,因需制宜、因地制宜,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就业是民生之本,虹口区积极探索解决就业问题的新举措,2003年率先在上海市开展抓创业促就业,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就业政策,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切实解决创业者在创业场地、创业能力、创业资金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取得了较好效果。虹口是个老城区,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任务重,因此坚持把旧区改造摆在突出位置,“十一五”期间完成居民和单位动迁21052户,“十二五”还要再完成60万平方米二级旧里以下居住房屋改造,有效改善一批居民居住条件;对目前还不具备动迁条件的房屋,积极推进“平改坡”综合整治、旧住房综合整治、百弄整治,优化了居住环境。此外,通过扩大廉租住房政策覆盖面,切实改善一些特别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加强社区建设管理,各街道建成了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不断向居民区拓展和延伸。同时,针对困难群众多、老年人多的特点,不断完善为老服务服务体系,加大帮困救助力度。
社会事业繁荣。鲁迅公园、鲁迅纪念馆以及矛盾、丁玲等一批文化名人故居坐落虹口,多伦路文化名人街享誉全国,是上海市唯一获得“全国文化模范区”称号的区。区内有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著名高校,复兴高级中学、华东师大一附中、鲁迅中学等重点中学及南湖职校久负盛名。医疗卫生资源丰富,有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岳阳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海军411医院等著名医院。虹口足球场是全国第一个专业足球场,2007年女足世界杯以虹口足球场为主赛场,在这里举行开幕式、闭幕式、决赛等重要活动。
地址:飞虹路518号
电话:25658888
应急热线:25657110